
樸實但口味多變的司康是自己在家常會製作的小點心,無論單吃或抹上果醬與奶油…等都是無比的享受,搭咖啡或茶也都很對味。一般市售的司康多以奶油作為油類材料,但自從以前買了日本烘焙教室老師出的司康食譜後才知道,原來可以用植物油代替奶油而且還不失其口感與美味,那之後我就蠻常用植物油來製作司康,一方面是口感相對清爽不膩外,一方面是如果臨時想做司康手邊卻剛好沒奶油時,就可直接用家裡有的植物油代替囉~(其實是懶得為了只買奶油而跑出門而找藉口吧!笑)

製作“紅韻紅茶司康”的發想是因為剛好在日月潭買了一包台茶21號的紅韻紅茶。試喝時,渾厚帶點清香的味道,除了順口好喝外,也覺得滿適合做成甜點;所以就嘗試用比較不會干擾紅韻紅茶清香風味的植物油版本食譜來製作這次的司康。
以下的食譜是參考了書籍後,為了增加紅茶的香氣跟因不同的茶葉吸濕程度不同而做了調整。參考的書籍也會在文後放上呦~

使用的材料有—
乾性材料:
低筋麵粉 150g(這裡使用日本鑽石牌低筋麵粉)
泡打粉 1.5小匙
蘇打粉 4分之1小匙
磨碎的紅韻紅茶葉 1又4分之1大匙
二砂砂糖 2大匙
紅韻紅茶葉(未磨碎) 尖尖的1大匙
燕麥片 少許(增加造型跟口感用也可省略)
濕性材料:
植物油 3大匙(這裡使用的是葵花油)
白醋 2分之1小匙
豆漿 85cc
製作方式:
1.先將豆漿加熱後關火,倒出需要的分量至杯子再加入乾性材料裡的紅茶葉(未磨碎)浸泡一陣子待涼後再使用。這個步驟是為了讓紅茶的滋味在烤過後更明顯而增加的前置作業。

2.準備一個盆子,把低筋麵粉、泡打粉跟蘇打粉混合後過篩,再放入其它乾性材料輕輕攪拌均勻。

3.以繞圈的方式倒入植物油、白醋與泡過紅茶的豆漿液(茶葉擠乾不用加入麵糰中)至盆中,用手邊壓邊折的方式拌至沒有乾粉狀態。

4.在手上沾點手粉,將成團的麵團放在保鮮膜上整型成厚度約3.5公分高的長方體,在上方灑上少許燕麥片,然後包起來。(因為每家麵粉或茶葉的吸濕程度不同,若覺得黏手的話可灑一點點的手粉在保鮮膜上)
5.放入冷藏冰1小時後再拿出來使用。
6.烤箱預熱200度C。
7.從冰箱拿出麵團,將冰過的麵團,用較薄、硬的圓形器具壓快速壓下切圓。我用大約是直徑6公分的杯子切成4個。(不鏽鋼的壓模或慕斯圈最好切,其形成的切邊烤出來也較美與銳利,或者薄的玻璃杯與任何圓形器具都可以。若怕沾黏切圓器,可先在器具上塗抹很少量的油防沾)不想切圓的話,也可以直接用菜刀切成四角或三角狀。個人覺得切邊越平整烤出來的司康側面裂痕越好看,所以下刀跟壓模不要猶豫可快狠準些~
8.烤盤鋪上烘焙紙,均勻排列好司康。在司康的表面刷上薄薄一層的蛋液(若吃全素的朋友可省略此步驟),刷上蛋液的司康表面烤出來會很有光澤感呦。

9.用200度C烤25分鐘至上色。出爐後放在網架上待降溫至不燙手就可以開動囉!

剛烤完後,自己就先偷吃了一個沒包餡的,因為香氣四溢的茶香太誘人啦。我在橫剖開的司康中間夾入跟紅茶很搭的柑橘果醬還有少許的奶油乳酪;柑橘的酸甜能帶出紅茶的香氣,也能中和奶油乳酪的濃厚口感,所以吃起來很清爽。而紅韻紅茶本身的味道也都有保留住,在口中散發的芬芳的氣息讓人忍不住閉眼仔細品嘗。


雖然是使用植物油製作司康,但司康該有的酥脆外表和鬆軟內層可一點都沒少。其實製作的當天,我也有購買知名麵包店的紅茶口司康回來試吃。用植物油或奶油完成的司康,在口感的差異上真的非常明顯,在偏愛清爽口感的我們家,植物油製司康獲勝,因為覺得少了奶油的黏膩口感反而會想再吃一個(但還是要克制一下才行:D)。不過口感是很主觀感受,所以可以多試試調整成自己喜歡的風格~

※※可以替換的材料:(使用的材料替換後可能會影響風味的部分)
豆漿->可替換成牛奶或任何植物奶(但會有不同的風味)。
紅韻紅茶->可更換成常用的伯爵紅茶(或茶包)。
葵花油->可改成任何較沒味道的植物油。橄欖油、苦茶油等因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會比較不建議使用。

參考的書籍:《奶油與液體油製作的司康與比思吉》—若山曜子,這本買了蠻久了,但裡面的範例都蠻實用的。我參考裡面的液體油抹茶司康跟奶油版伯爵紅茶司康的比例後微調成適合自己的植物油版紅韻紅茶的吸水比例,然後再把牛奶改成豆漿~
司康算是好操作又好吃的一道點心,口味多變、可愛樸實的外觀擄獲許多人心。近年司康專賣店也越來越多,也幾乎成為咖啡館裡的必備甜點,但有時候不想外出人擠人又想來個咖啡館風的下午茶時,隨時都方便製作的司康絕對會是最佳的點心選擇呦。
